哪裡曾經被選成場址?

    2019-06-03

    自從1978年核一商轉開始,核廢料選址就成為終將面對的政策問題。

    首當其衝的是有關於蘭嶼低放遷出之爭議問題,當年由中央政府逕行決定將部分低放遷至蘭嶼貯存場暫時貯存,並未徵詢當地同意,且選址及興建過程中,也無適當之資訊揭露,導致引發當地反彈,擔心變成永久處置場址。因應反彈聲浪,政府遂承諾將當年未經同意移至蘭嶼貯存之核廢料遷出,然而時至今日仍未能實現。

    正因為核廢料之選址面臨諸多挑戰,至2006年有關低放選址之立法「低放射性廢棄物最終處置設施場址設置條例」正式公布施行,希望以法制化來推動行政執行,透過這部法令,確實順利公告場址,包含2008年第一次公告之屏東縣牡丹鄉、臺東縣達仁鄉與澎湖縣望安鄉,以及2010年第二次公告之臺東縣達仁鄉及金門縣烏坵鄉。

    然而,因選址條例載明,地方同意須以公投的方式表現,上述地方政府卻因法律不備又或是其他因素,皆尚未辦理公投,導致選址推動延宕至今。另外,高放的部分,因為對於地質條件的要求更加嚴格,目前僅完成全台母岩特性之調查,尚未開啟後續之選址程序。

    相關文章

    核廢有幾種?高放/低放是甚麼意思?
    核廢有幾種?高放/低放是甚麼意思?

    原來核廢料還有分種類,常常有人會說高放/低放,是什麼意思?簡單說,主要用於核電廠發電的核子燃料棒叫做高放;而被輻射物質污染的其他物品則叫做低放。因兩者本質上的差異,導致後續處理各有各的麻煩,快來瞭解差異在哪裡吧。

    2019-06-03
    FAQ
    哪裡曾經被選成場址?
    哪裡曾經被選成場址?

    大家都在幫核廢料找家,也找了很多年,政府跟社會都很努力,也想過很多不同的辦法。來看看有哪些地方曾經差一點成為核廢料的落腳處,為什麼又破局?

    2019-06-03
    FAQ
    為什麼要幫核廢找家?
    為什麼要幫核廢找家?

    核廢料的家不好找,也找了好多年了,大家都不想跟它當鄰居,所以核廢料目前還在跟電廠租房子。那現在租得好好的,為什麼還要繼續找?如果就繼續擺在電廠的反應爐或是冷卻池內,會怎麼樣嗎?

    2019-06-03
    FAQ