核廢料到底有幾種?「高放」與「低放」的區別是什麼?

2019-06-03

大家口語上統稱的核廢料,其實全名叫做「放射性廢棄物」,依我國法規來看,分為「高放射性廢棄物」以及「低放射性廢棄物」。

前者簡稱為「高放」,在我國來說,專指「用過核子燃料」或其經再處理所產生的萃取殘餘物;後者簡稱為「低放」,泛指受到放射性物質污染的物料。

關鍵在於高放本身會主動性產生放射性物質,而低放則是受到放射性汙染物,本身不會再額外釋出其他放射性物質。

雖然高放、低放都是放射性廢棄物,但正因在本質上具有根本性的不同,政府在兩者的處理與要求上,也相應有所差異。

高放因為具有非常高的放射性,而且會釋出高熱量,因此必須先放在水池中冷卻一段時間再進行後續的處理。按照國際標準,高放通常會歷經「水池冷卻、中期貯存,以及最終處置」三階段,每個階段的保存環境與標準都有一定的法律規範。

低放雖然也有放射性污染的風險,而需要被妥善保存,但相較於高放而言,則不需要經過冷卻,保存的自然環境條件,也沒有高放這麼嚴格,反而是在後續的管理與維護上,仍應加強維護,避免發生保存環境受到破壞的疑慮。

相關文章

德國篇(3)放射性廢棄物選址委員會:高放射性廢棄物處置委員會
德國篇(3)放射性廢棄物選址委員會:高放射性廢棄物處置委員會

本篇文章針對主要負責選址程序中依據選址法成立之高放委員會,進行德國選址經驗中社會溝通經驗說明。

2024-05-14
各國核廢政策
核廢料到底有幾種?「高放」與「低放」的區別是什麼?
核廢料到底有幾種?「高放」與「低放」的區別是什麼?

原來核廢料還有分種類,常常有人會說高放/低放,是什麼意思?簡單說,主要用於核電廠發電的核子燃料棒叫做高放;而被輻射物質污染的其他物品則叫做低放。因兩者本質上的差異,導致後續處理各有各的麻煩,快來瞭解差異在哪裡吧。

2019-06-03
常見問答
芬蘭篇(1)高放射性廢棄物如何處置?政策過程與公民參與機制
芬蘭篇(1)高放射性廢棄物如何處置?政策過程與公民參與機制

芬蘭有世界第一大核電廠,也擁有世界上第一座的核廢料處置場,讓我們一起來了解芬蘭的決策過程,以及公民如何參與其中吧!

2024-03-10
各國核廢政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