核廢料設施選址社會溝通計畫|焦點座談10 — 非政府組織利害關係人

2023-07-23


【前言】本次焦點座談為「非政府組織利害關係人」場,會議目的是針對核廢料設施選址機制及核廢料處理的各項爭議和困境進行盤點,將後核電時代與淨零轉型脈絡下的核電除役、核廢料處理及現行公民參與機制等議題,請教各方的看法。

議程規劃,先由政治大學創新民主中心(下稱本中心)研究人員進行核廢料設施選址社會溝通計畫資訊簡報對焦,再邀請當天出席人員就本中心提出的核心問題分別進行討論。


✦議題討論:


議題討論Ⅰ:針對後核電時代與淨零轉型脈絡下的核電除役和核廢料處理,有何看法?

議題討論ⅠⅠ:針對政府接下來處理核廢相關政策的具體建議?


討論結果收斂簡述如下:

  • 目前台灣對於核電議題的處理機制有很多不足,需重新檢討核廢處置的進程,並盤點需要公開的資料有哪些,才能有效進行社會溝通和推進選址。
  • 政府應建立專責機構,並明定核廢治理政策大綱,才能獲得有效的社會溝通,以及一致的政策執行方向。


✦本場「焦點座談」出席人員(按姓氏筆畫排序):


謝蓓宜(環境法律人協會 副秘書長)

崔愫欣(綠色公民行動聯盟 秘書長)

張譽尹(環境法律人協會 理事長)

郭慶霖(北海岸反核行動聯盟 執行長)

蔡卉荀(地球公民基金會 主任)

蔡中岳(創新民主中心 能源議題顧問)


✦議程紀錄:


議題討論Ⅰ:針對後核電時代與淨零轉型脈絡下的核電除役和核廢料處理,有何看法?

  • 權責分工不明:與會者表示,政府目前並沒有明確的執行權力核心,如行政院非核家園小組或台電皆非主要選址決策角色、原能會僅具管制身分、核後端基金只管經費,造成權責不明。
    • 與會者說到,事實上台灣幾乎沒有細緻的核廢處置的體系和人才,甚至沒有建構完整體系的進程或規劃。
    • 因此,與會者認為,目前的體系架構有很多不足,應重新檢討台灣政府的管制跟管理的處置是什麼,以及核廢處置的進程,每一步要怎麼走。
  • 環團資訊落差大:與會者提到,環團的資訊落差很大,造成溝通上有巨大的落差,彼此之間沒有相同的認知。
    • 與會者說明,包含政府、學者、立委、環團等角色,各自持有部分資訊。目前各方對於核廢治理系統、現況基本的認知各不相同,應先解決基本資訊認知,在同一個認知基準上,再來才是溝通。
    • 因此,與會者認為,應該重新全面性盤點,哪些資料必須公開,才能有效進行社會溝通和推進選址。


議題討論ⅠⅠ:針對政府接下來處理核廢相關政策的具體建議?

  • 建立專責機構:與會者認為,應先建立專責機構,再來進行社會溝通,否則會沒有單位負責執行社會溝通後的成果。
    • 與會者表示,應透過公開透明的程序,讓群眾參與,包含政策規劃、後端基金運用和選址規劃工作。
    • 此外,與會者認為,專責機構必須是一個長期不受政黨輪替影響的單位,除了要能負責社會溝通的議題,也要能處理未來潛在的新技術和政治情勢。
  • 明定核廢治理政策大綱:在法規層面,與會者認為,面對核廢料的處理,國家應制定核廢治理政策大綱,讓後繼者有依循的方向。
    • 此外,與會者表示,在提出修法草案前,也應該先釐清選址程序的細節、角色和權責。





-現場紀實-



相關文章

核電廠運轉怎麼管?
核電廠運轉怎麼管?

本篇將帶領大家一同了解核電廠的法規定義與依據。

2024-06-11
法規資料
核電廠設施怎麼管?
核電廠設施怎麼管?

目前台灣電力股份有限公司(下稱台電)共有三座核電廠設施,分別為設置於新北市石門區的核一廠、新北市萬里區的核二廠,以及屏東縣恆春鎮的核三廠。

2024-06-11
法規資料
日本篇(4)核廢料處置 Q&A
日本篇(4)核廢料處置 Q&A

問題從「定義核廢料」到「青年該如何面對核廢料?」,由淺入深帶大家探討日本核廢料的各式問題

2022-06-21
各國知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