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06-12
原子能委員會與核廢料之間有什麼關係?
行政院原子能委員會,簡稱原能會,西元1954年聯合國第九屆常會審議中,美國政府針對「國際應合作發展原子能的和平用途」進行提案,中華民國外交部於同年12月建議行政院,設立原子能研究機構,並參加國際原子能會議,以發展原子能的研究、教育推廣為主,由教育部長兼任主任委員。1955年8月第一屆國際原子能和平用途會議召開後,國內原子科學之研究發展及國際原子能之合作聯繫,日益頻繁,因此修正組織規程,規定其主任委員由行政院院長聘任。在原子能專業技術不斷發展下,1968年總統令頒布「原子能法」,第三條明文賦予成立原子能委員會法定地位與任務範圍,主要業務包含監督核電廠運轉與除役安全、管制輻射防護安全、強化核子事故及輻災應變與整備能量、放射性廢棄物管理、環境輻射監控及原子能科技研發等六大項。
原能會組織架構
原能會下分成核能管制、核能防護、核能發展三大區塊,業務單位有綜合計畫處、輻射防護處、核能管制處、核能技術處等,另外設有附屬單位,如核能研究所、放射性物料管理局、輻射偵測中心、核子事故緊急應變基金會,及因應各項業務內容,設置各種諮詢委員會,如原子能委員會、核子反應器設施安全諮詢會、核能四廠安全監督委員會、游離輻射安全諮詢會、放射性物料安全諮詢會、法規委員會、核子事故緊急應變基金管理會等。
由於原子能技術日趨專業,原能會既有業務中分出的附屬單位,也分別肩負相當重要的職責。
核能研究所在做什麼?
核能研究所成立於1968年,是我國核能與輻射應用的專責研究機構。主要任務包含核能安全、輻射防護、緊急應變以及核後端相關技術研發,並掌理接收醫農工學研等單位所產生之低放射性廢棄物,以促進醫農工學研等單位的相關發展與應用。因此除了目前多數人已知的核電廠內、蘭嶼等地存放有放射性廢棄物外,核研所所在的桃園龍潭地區,也存放有核廢料。因應時代變遷,核研所目前除了核安、核後端研究、民生輻射應用技術外,也將綠能系統整合作為主要的研究範疇之一。
放射性物料管理局在做什麼?
放射性物料管理局(下文簡稱物管局)在1981年成立,負責規劃、督導、管制放射性廢棄物之處理、貯存、運輸等事宜,成立初期負責蘭嶼放射性廢棄物貯存場的營運工作。不過為了健全我國放射性廢棄物營運管理體系,物管處於1990年奉行政院核准,將蘭嶼貯存場的營運管理,移交由我國放射性廢棄物主要生產者台灣電力公司負責,物管處則專司國內放射性廢棄物之安全管制。1992年為了回應快速發展的放射性廢棄物管理需求,物管處變更為「放射性物料管理局」。
輻射偵測中心在做什麼?
輻射偵測中心肩負全國各項環境輻射偵測與調查,通過偵測數據的公開與公信力,維護國家環境、食物與飲用水的輻射安全。為了使國人了解全國環境輻射狀況,輻射偵測中心建置環境輻射自動偵測系統,即時掌握並公布全國環境輻射監測資訊。若是有輻射超標的清況,能在第一時間通知並應變。在輻射偵測中心的網站,也可以看到台灣及離島各地即時的輻射指數。
近年因應我國行政院組織改造,2022年5月行政院通過將原能會由原本的二級機關改組為三級獨立機關「核能安全委員會」,強化核安管制的獨立性。原能會強調改制後所有業務均無變動,包含核能安全管制、輻射防護、輻射偵測、放射性廢棄物處理等,將朝向獨立機關方式運作,採委員制進行,未來委員將有5到7人,一位主委、一位副主委,其餘3至5位委員。此外原先附屬的核能研究所則將改制為行政法人「國家原子能科技研究院」,以提升用人、研究計畫的彈性。改制後,核安會的工作主軸將集中在三座核電廠的除役與核廢料的處理、核安管制上。技術研發之業務由原子能科技研究所專門負責。
參考資料
核能安全委員會,環境輻射即時監測。參考資料
中央通訊社,原能會改制為獨立機關 續推除役與核廢處理工作,2022。參考資料
核能安全委員會,原子能委員會輻射偵測中心。參考資料
核能安全委員會,原子能委員會放射性物料管理局組織沿革。參考資料
核能安全委員會,行政院原子能委員會各類委員會議。參考資料
核能安全委員會,行政院原子能委員會組織架構。參考資料
核能安全委員會,行政院原子能委員會沿革。參考資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