核二廠附近居民成立「野柳反核廢料自救會」要求核廢料離開野柳

1999-01-01

野柳是個全台聞名的風景區,但來往的遊客們又有多少人知道,核二廠對地方上既深且巨的影響,野柳村是距離核二廠最近的行政區域,居民在飽受台電所編織的美麗謊言下,度過了二十年與核電為鄰的歲月,雖然台電曾信誓旦旦會為地方帶來繁榮,但如今留給居民的只有萬年不滅的核廢料與污染的恐懼,到野柳走一圈,昔日的風華早已不再,繁榮已經變成了一場幻夢。

核二廠是於民國六十八年啟用,當時台灣對於核電的相關知識,都是來自官方的宣傳,對此尚未有警覺性,因此沒有在地方上引起太多的爭議,但在核二運轉二十年之後,居民回頭審視,野柳的海洋景觀日漸消失,漁業資源也急速減少,核電廠不但沒給地方帶來發展,反而帶來災難。為了每月電費一百度內免費的優惠回饋,竟賠上了地方上的永續發展及觀光資源,這是當初地方上的人所想像不到的。

然而,當地居民的惡夢還不僅止於此。由於核廢料的處置如今已是極端敏感的政治問題,因而核二廠的廢料一直堆放在廠區內,卻對地方謊稱只是「暫時」,不敢誠實面對問題,這次引起地方居民強烈疑慮的乾式儲存廠,危險性極高,全世界沒幾家敢用,減容中心更是台灣獨創的「世界性專利」,將核廢料放進焚化爐燃燒,以達到減少容量的目的,可見台灣對核廢料已是頭痛至極,所以想出這些怪招來,拿人命作實驗,真算是另一種台灣奇蹟。核二廠還宣稱減容中心排出的廢氣比抽油煙機還環保,實在難令人相信。因而甫於今年六月成立的「野柳反核廢料自救會」終於忍無可忍,於本月二十三日發動近五百名居民前往核二廠進行抗爭,要求將核廢料運離該區,並停止乾式儲存廠與減容中心的運作。然而,居民的訴求,仍舊與台電演變成各說各話的局面,台電一再強調,減容中心與抽油煙機還環保,居民的抗爭是非理性的。

核二廠的廠長表示,雖然核電廠當初預定運轉四十年,但是依照「世界的趨勢」可以再延長使用年限,奇怪的是,明明目前各國的趨勢是縮短為十五到二十年,台電卻依舊自說自話,依照台電的說詞,為了台灣經濟發展中永遠不會饜足的電力需求,生活在核電廠附近的居民犧牲了二十年,當然將來也要繼續犧牲下去。居民要犧牲到什麼時候,可能沒人能說個準。而居民的犧牲並沒有換來公平的對待,居民的生命安全從來沒有受到重視,核電廠內的管理一直以來都是是黑箱作業,出了事居民永遠是最後一個知道的,上次核一廠翻車事件就是一個例子,對於輻射外洩的疑慮更是諱莫若深,從來沒有為居民做過定期的身體健康檢查,台大公共衛生研究所曾在當地做了一份流行病學的報告,卻被政府壓住好幾年,至今仍不敢公開。野柳除了觀光業以外,漁業為主要的產業,漁獲量減少後,漁民為了維持生計,要不是出外工作,就是透過承接核電廠工程的外包廠商進入核電廠做臨時工,不但沒有勞動契約的保障,若受到輻射傷害,台電也從不承認,工人只能自求多福。

地方居民的抗爭,並沒有得到台電的具體回應。雖然地方居民一度激憤地揚言要發動地方漁民,以沙包填堵核二廠溫水排放口,但是廠方面對這樣的強烈訴求,卻完全無言以對,僅能唯唯諾諾地表示未來將更努力地做好回饋與說明。於是抗議活動在多位「關心地方居民」的民代協調下,由核二廠廠長接下居民的陳情書後收場,居民的訴求,則成為一個待解的問號。核廢料到底能遷移到哪兒去呢?台灣民智已開,不論要放到那裡都不受歡迎,國外至今也尚未找到可永久安置的最終處置場,如果核廢料的處置果真像台電說的這麼安全,那乾脆搬到台電大樓的地下室好了。

野柳反核廢料自救會的抗議,清楚說明了核電廠對於地方發展的種種「貢獻」。今年三月,核四建照的通過曾經一度讓許多反核團體與學生灰心失望,然而野柳的例子卻告訴我們,核電廠的興建,標示著反核運動進入一個新的階段,一個全面性的戰鬥領域,唯有真正深入地方,從地方人民的生活出發,才是反核運動延續與開展的契機。另一方面,野柳地區的反核廢料行動也告訴我們,不同於一般的地域性環保抗爭,反核運動是一個全面性、跨地域的環境議題,如何更為廣泛地進行組織與串聯,如何使逐漸被地域化反核運動再度獲得重視,都是未來我們將面臨到的考驗。

相關文章

「低放射性廢棄物選址」怎麼吵架了?
「低放射性廢棄物選址」怎麼吵架了?

低放射性廢棄物的處理,行政院原子能委員會與台電公司曾嘗試不同途徑,卻因各種結構性因素而停滯,目前多數低放射性廢棄物仍放置於蘭嶼、核研所,以及各核電廠內。 為什麼低放射性廢棄物到現在還找不到最終處置場呢?

2019-11-11
核廢政策爭議
瑞典篇(1)高放與低放怎麼做
瑞典篇(1)高放與低放怎麼做

本篇將帶領大家一同了解瑞典是如何處置高、低放射性廢棄物,以及當中的公民參與機制。

2024-05-03
各國知識
法國篇(2)低放射性廢棄物如何處置?
法國篇(2)低放射性廢棄物如何處置?

身為核電大國的法國,該如何處理它們龐大的核廢廢棄物呢?本篇介紹法國對於低放射性廢棄物的處理措施,看看他們如何選出低放射性廢棄物的處置場,並增進與民眾之間的資訊透明度。

2023-04-17
各國知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