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02-01
日本有學者為了研究海嘯、可能對蘭嶼核廢場造成的危害,最近到蘭嶼進行研究,結果卻偵測到蘭嶼、朗島國小的輻射超過標準值,不過,完整的報告要一個月後才能發表。而台電和原能會則都強調,目前蘭嶼的輻射監測、都合乎標準,沒有超標。
長期在蘭嶼進行田野調查的日本學者中生勝美,上月底以海嘯、輻射和健康研究為主題,帶領日本輻射醫學專家進入蘭嶼調查,使用日本的儀器偵測到朗島國小土壤的輻射值是10毫西弗,可是台灣儀器偵測到的是0.04毫西弗差異很大,他認為這是一項警訊。「但是那個小學運動場是0.1 (差了3倍 30倍) 還有門口是2」,台電表示,外傳日本學者偵測到土壤含碘131輻射物,可是蘭嶼從來沒有偵測到碘,不過曾經在30年前偵測到銫輻射物,但都在安全範圍內,而為求慎重,台電已經緊急派人到朗島國小採樣,檢驗結果下週出爐。
台電核能後端營運處副處長 黃添煌:我們過去在儲存場建立的期間,大概1980年的時候,在量這個所謂的背景輻射的時候,曾經在朗島地區量到大概30貝克的銫137,這個數量仍然還是在背景輻射的範圍之內。另外,中生勝美聽到蘭嶼居民說天秤颱風的災害,像是發生一場海嘯,而早期蘭嶼也有海嘯的傳說,因此他以1771年石垣島海嘯,影響台灣的模擬動畫,質疑蘭嶼核能廢料儲存場的設計,無法抵抗海嘯侵襲。
日本櫻美林大學教授 中生勝美:要是有了這麼高的海嘯來都是很容易破壞,不過,蘭嶼核廢場人員說,近20年來儲存溝沒有海水侵入的現象,而中生勝美的研究,要一個月後才有完整的報告。原子能委員會也表示,目前蘭嶼地區的背景輻射值都在安全範圍內,這個月11號會派人進入蘭嶼,進行年度第二次的訪查和環境監測。 記者章明哲 台東報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