核三除役二階環評範疇界定,擴及周邊海域3公里

2022-01-03

核三除役二階環評範疇界定 擴及周邊海域3公里

【2022-01-03 中央社 國內文教 中央社記者張雄風台北3日電】

 (中央社記者張雄風台北3日電) 環保署今天完成核三除役計畫二階環評範疇界定,以核三周圍陸地1公里為主、另外海域等監測則擴大至3公里涵蓋到墾丁。台電表示,會在符合社會期待下盡力去做,也會與屏東縣政府核三監督委員會合作,善盡與當地居民溝通之責。

核三退役計畫中的核廢料儲存、移出燃料棒、除污及監測、土地復原等項目受到高度矚目,歷經2場會議討論,前一次範疇界定會議是在去年10月 ,已完成訂定二階環評前需執行的環境生態監測項目及範圍,將可進行調查。

核三自1985年開始運轉,2台機組運轉執照將於2024年7月及2025年5月屆滿後進行除役,取得除役許可約 25 年內完成除役。台電今年中將提出除役計畫,環保署今天召開「核能三廠除役計畫 」第二階段環境影響評估範疇界定延續會議。

位於屏東恆春的核三基地面積約329公頃,除役範圍面積約93公頃,保留包含低放射性廢棄物貯存庫、輸變電設施及通訊機房等 ;另外廠內興建用過核燃料室內乾貯設施、二號低放射性廢棄物貯存庫等。

台電核能發電事業部執行長簡福添會後接受媒體聯訪時表示,核三除疫的過程中,會秉持能做的盡量做、以符合社會大眾的期待;目前監測陸域範圍以核三周圍1公里為主、另外海域等監測項目則擴大至3公里;核三監測範圍涵蓋到墾丁國家公園執行的監測範圍,希望也能藉此展現誠意。

至於當地居民希望在後壁湖至南灣間、核三廠南側既存道路能供民眾、遊客通過,減少當地道路壅塞情況。簡福添指出,由於民眾希望開放的區塊在除役過程中可能還是會用到,台電方面會擔心開放造成設施與民間車流混雜的情況。

此外,簡福添進一步提到,核三除役後,現址還是規劃作為電力設施使用,考慮未來功能,開放道路可能會造成困擾。但他也說,目前政府正在進行國土計畫第三期規劃,這塊地方若有另外的需求,台電也會配合。

另外,民間也希望能增設類似委員會的機制,以增加當地居民與政府、台電溝通的機會。簡福添說,目前屏東縣政府已經有核三廠的監督委員會,成員包含官方、環團及民間人士,如同新北市政府的核安監督委員會(現已轉型為除役監督委員會),會透過這個機制進行討論。

台電指出,核三除役活動期程包含除役工作前置作業約8年 、主要除役工作12年 、拆除無污染建築物及廠址最終輻射調查3年 、土地復原並完成除役後廠址環境輻射檢測報告約2年。(編輯:陳清芳)1110103

相關文章

低放:為什麼在蘭嶼?為何遷不走?
低放:為什麼在蘭嶼?為何遷不走?

一講到核廢料,很容易聯想到蘭嶼。蘭嶼貯存場是台灣目前唯一的低階核廢料貯存場,自1982年開始接收低階核廢料迄今,便爭議不斷,一起來了解發生什麼事。

2020-02-05
核廢政策爭議
中期應變方案
中期應變方案

有關於中期應變方案,政府已頒布的配套法規有哪些呢?一起來參考及研析。

2019-12-24
法規資料
高放:核一乾貯卡關
高放:核一乾貯卡關

自 1978 年核電廠啟用以來,高放射性廢棄物都還貯存於廠內燃料池中,並無其他存放之處。面對核一廠即將進入除役階段,用過核燃料有迫切需要尋求暫時貯存的地方。

2019-11-23
核廢政策爭議